banner
liuyuxin

liuyuxin

想成为独立开发者的在读医学生!
jike
twitter
github
telegram
email

Weekly #1:重回规律生活

Hi ~ 这里是 liuyuxin,这是我的第一期周报。两周前,我将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从 Obsidian 迁移到 Logseq,开始坚持写 Daily Note。同时打算从现在开始,进行一个我有想法很久的项目:写作并公开周报!

通过周报,总结自己过去一周的项目进度、阅读思考,做到 “Read in public, think in public, build in public.

我的周报会在每周一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博客更新,欢迎通过 RSS 订阅: https://liuyu.xin/feed

以下是正文。

迁移:我为什么选择 Logseq#


现在的笔记爱好者谈到双链笔记软件,总喜欢将 Obsidian 和 Logseq 做对比。我是 Obsidian 的 Catalyst 用户,也购买了官方的同步服务,但在深度使用 Obsidian 三个月后,我还是决定选择 Logseq 搭建我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PKM)。以下是我的几点考虑:

  • 相比 Obsidian 传统的文件夹管理模式,Logseq 的非文件夹管理模式更适合我,不需要刻意组织文件结构,使用双向链接、property 和 Daily Note 就可以有效连接笔记。
  • Logseq 的细粒度更低,每个块都可以看作一个文件,双向链接可以指定到块。
  • Logseq 内置数据库查询,无需借助插件。
  • 借助 Daily Note 和完善的 TODO 系统,我现在可以卸载滴答清单了。
  • Logseq 官方同步比 Obsidian 更加便宜(5 $/month VS 10 $/month)。

当然,对我来说 Logseq 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适应:

  • 性能优化差了 Obsidian 一大截,PC 端经常占用 2G 以上内存,Android 端不支持插件,且不少 bug 有待修复(比如主题模式无法自动切换)。
  • 大纲的写作模式适合用来写 Daily Note 和卡片笔记,但考虑到排版和发布,并不适合写长文(特别是目前 Logseq 无法直接导出不带大纲结构的 md 文件)。
  • 同步速度比在线文档慢。

我的 PKM 系统是我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基于 PARA 系统修改而来,目前还在探索阶段,稳定后会写一篇文章分享。

开发:MeRead 发布 0.5.0 版本#


MeRead(中文名 “悦读”)是我开发的一款 RSS 阅读器,使用 Flutter 构建和 Material You 设计,基于 GUN GPL-3.0 协议在 GitHub 开源,刚刚发布了 0.5.0 版本。

新版本发布后,我开始在公众号、小红书、即刻、酷安、推特上推广 MeRead,收到了一些反馈。我发现,推特上的浏览量是最多的(1200+),酷安的反馈是最多的,但我在这两个社交媒体上都没啥关注人数。

MeRead in Jike

根据用户的反馈,我调整了后续开发计划:

  • 优化全文获取
  • 全文搜索
  • 分类阅读
  • 文字转语音
  • 左右翻页(墨水屏设备适配)
  • 更多语言支持

欢迎大家 star 以及提 issue、pr。

阅读:你的命运不是做苍蝇拍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市场的苍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四个月,第一部都还没读完。主要原因是读来似懂非懂,很多地方琢磨很久都不太明白,于是没有刻意去研读,想起来的时候就读上一两节。

作为尼采最出名的著作之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广受好评。我自以为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又读过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尼采与形而上学》,读这本哲学小说应该问题不大。事实上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在这本书中,尼采使用了太多隐喻,前期结合微信读书众多书友的笔记标注,不少地方被误导了。后来想到书友的标注不一定正确,正确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干脆阅读时隐藏他人的想法,自己慢慢琢磨。

过去一周读来最受触动的是《市场的苍蝇》这一节,尼采写道:

我的朋友,逃往你的孤独中去吧:我看到你被有毒的苍蝇刺伤了。逃往吹刮着强烈的暴风的地方去吧!逃往你的孤独中去吧!你跟那些小人,那些可怜的人住得太近了。逃避他们的隐蔽的报复吧!他们对付你的,除了报复,没有别的。不要再举起手臂反抗他们!他们人数很多,做苍蝇拍子,并不是你的命运。

读罢,我立马联想到,“苍蝇” 说的不就是网络喷子吗?‍当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揣测到来,单纯地讲道理总是无力的,因为 “有毒的苍蝇单纯无知地要吸你的血,他们的没有血的灵魂要吸血 —— 因此他们单纯无知地叮你。” 所以,不要试图和喷子讲道理!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